鼻腔息肉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
TUhjnbcbe - 2021/8/20 2:41:00
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 https://myyk.familydoctor.com.cn/2831/

耳分为外耳、中耳和内耳,中耳为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隙,大部分位于颞骨岩部内。中耳向外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,向内与内耳道相毗邻,向前借咽鼓管通向鼻咽部。咽鼓管,在鼓室前壁的偏上部有一很重要的暗通道。它的一端由前壁进入鼓室,另一端则进入鼻咽部,是沟通鼓室与咽部的通道,所以被称为咽鼓管。

分泌性中耳炎在孩子当中非常普遍,有近九成的孩子患过本病,多数在6个月~4岁之间。婴幼儿和成年人相比,咽鼓管短、平、宽,鼻咽部的炎症更容易蔓延到中耳腔,这时中耳粘膜水肿,粘膜下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,血管中的血浆渗出到中耳腔形成积液,尤其是咽鼓管功能障碍时,中耳腔形成负压状态,更易加重中耳积液。

当出现外感、鼻咽部疾病(如鼻炎、鼻窦炎,腺样体肥大等)时,炎症就会沿着咽鼓管蔓延至中耳腔,引起中耳粘膜水肿,粘膜下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,血管中的血浆渗出到中耳腔形成积液,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。

另外,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容易导致中耳炎,很多孩子感冒后,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,用力将鼻涕擤出。由于两侧鼻子堵塞,压力迫使鼻涕和细菌、病*通过咽鼓管返流至中耳内,诱发中耳炎。

对于婴幼儿来说,哺乳不当容易逆乳,特别是取平仰卧位用人工哺养者,逆乳时乳汁积留于鼻咽腔,往往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。

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

1.听力减退:听力下降、自听增强。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,因积液离开蜗传,听力可暂时改善(变位性听力改善)。积液粘稠时,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。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,注意力不集中,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。如一耳患病,另耳听力正常,可长期不被觉察,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。

2.耳痛: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起病时可有耳痛,慢性者耳痛不明显。

3.耳内闭塞感:耳内闭塞感和闷胀感是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,按压耳屏后该症状可暂时减轻。

4.耳鸣:部分患者有耳鸣,多为间歇性,如“噼啪”声。当头部运动、打呵欠或撸鼻时,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。

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

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,耳内的液体没有被吸收,则会导致粘连性中耳炎、鼓室硬化、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继发疾病,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。治疗非常困难。婴幼儿时期正是学习语言的好时间,如果因听力困难造成语言学习障碍,就如同关上了孩子认识和感知世界的一扇窗户,严重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。

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检查检查

1.鼓膜:急性者松弛部或全鼓膜充血内陷或外凸,表现为光锥缩短、变形或消失,锤骨柄向后、上移位,捶骨短突明显外突。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,呈淡*、橙红油亮或琥珀色,光锥变形或移位。慢性者可呈灰兰或乳白色,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,捶骨柄呈浮雕状。若液体为浆液性,且未充满鼓室,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。此液面状如弧形发丝,称为发状线,凹面向上,头位变动时,其与地面平行的关系不变。透过鼓膜有时尚可见到气泡,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。

2.听力检查:纯音听阀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。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,但由于中耳传声结构及两窗的阻抗变化,高频气导及骨导听力亦能客观下降,积液排出后听力即改善。声导抗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,平坦型(B型)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;负力型(C型)示咽鼓管功能不良,部分有鼓室积液。当儿童不配合时可改脑干诱发电位检查,多能准确反映儿童的听力损害情况,查找病因,对症处理,早日恢复儿童的听力。

3.CT扫描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。

4.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。

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

保持鼻腔及咽鼓管咽口通畅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关键,病因治疗,改善通气及清除中耳积液为本病的治疗原则。

1.积极治疗原发病:如鼻咽或鼻腔疾病如腺样体切除术,鼻中隔矫正术,下鼻甲手术,鼻息肉摘除术等。扁桃体特别肥大,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,应作扁桃体摘除术。

2.虽然分泌性中耳炎存在一定自愈性,但应特别注意治疗鼻炎鼻窦炎,可以适当使用鼻喷激素、鼻内减充血剂等药物治疗,必要时可行咽鼓管吹张治疗。

3.如果病情迁延不愈,或者反复发作者,可以考虑做鼓膜切开及置管手术,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3~6个月,最长至1年可在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出通气管,有部分病人可自行将通气管排出于外耳道内。

因为穿刺和置管后外耳道与中耳相同,我们一定注意孩子外耳道内不能进水,保持外耳道干洁,避免进入污物引起感染,同时我们还需要给孩子应用药物继续治疗。

分泌性中耳炎如何预防?

1.加强身体锻炼,增强体质,防止感冒、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。

2.发觉儿童对声音反应迟钝或对音量医院检查。10岁以下的儿童要定期进行听力筛查

3.当孩子感冒鼻塞时,应及早治疗,建议给孩子使用收缩鼻粘膜的药物,若鼻涕多时,擤涕时宜采用一侧擤的方法,不可过分用力,以防鼻涕进入耳道引起耳鸣。

4.平时鼻音较重的儿童及睡医院检查鼻咽部腺样体的情况,是否压迫了咽鼓管,若已引起渗出性中耳炎,可考虑手术摘除增殖体或合并摘除肥大的扁桃体;

5.要注意引导儿童自觉注意耳鼻喉等器官的清洁卫生。避免异物损伤。

如果您的孩子或者您熟悉的孩子存在上述问题。欢迎您前来我院耳鼻喉科咨询就诊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